記者:董明 來源:柳州日報2014年2月13日第02版
車間(jian)光(guang)線不足,味道難聞,這是記(ji)者對塑料件生產車間(jian)的臆想。
但進入柳州五菱(ling)汽(qi)車工業有限公司(si)(即五菱(ling)集團)生(sheng)產(chan)制(zhi)造部塑料件(jian)廠生(sheng)產(chan)車間(jian)大門的那(nei)零點之幾(ji)秒,這(zhe)種臆(yi)想就被顛覆。
十(shi)多(duo)米高(gao)的(de)廠房,明亮的(de)光線從(cong)廠房頂上和墻壁上方的(de)一(yi)排(pai)玻璃窗投射而至,加上一(yi)排(pai)排(pai)明亮的(de)日光燈,淺色油漆的(de)地板(ban)上光影可鑒。
2011年以來,五菱集團投資13億元打造河西工業園區零部件基地項目,通過技術改造引入新工藝新技術,大幅度提升了工藝技術水平,以確保零部件業務的長足發展。去年7月投產的塑料件廠就是5個整體搬遷改造的工廠之一。
進入(ru)注(zhu)(zhu)塑(su)(su)件廠大(da)(da)注(zhu)(zhu)塑(su)(su)班領域,躍入(ru)眼簾的是一(yi)字排開的全(quan)自動注(zhu)(zhu)塑(su)(su)機(ji)。站在一(yi)臺(tai)機(ji)器前,只(zhi)見(jian)一(yi)只(zhi)機(ji)械手從大(da)(da)門(men)緊閉(bi)的注(zhu)(zhu)塑(su)(su)機(ji)頂部將(jiang)(jiang)塑(su)(su)料件吸出(chu),將(jiang)(jiang)一(yi)個(ge)塑(su)(su)料件轉(zhuan)移到(dao)工(gong)作(zuo)臺(tai)上后又(you)回(hui)到(dao)注(zhu)(zhu)塑(su)(su)機(ji)中,等待下一(yi)個(ge)塑(su)(su)料件。而(er)工(gong)人(ren)只(zhi)需將(jiang)(jiang)塑(su)(su)料件拿到(dao)一(yi)旁,修剪一(yi)下邊框和細(xi)節(jie),然(ran)后放在傳送(song)帶(dai)(dai)上,傳送(song)帶(dai)(dai)那頭的輔工(gong)就將(jiang)(jiang)成品裝運(yun)進入(ru)下道工(gong)序。
34歲的秦勇算是塑料件廠的老員工了。他說,老廠的注塑機是沒有機械手的,“現在,操作工只需在工作臺上等機械手把塑料件送來。一個塑料件的完成時間也由原先的90秒至100秒縮減至70秒至80秒。更為重要的,現代化的設備還讓工作更安全,質量更好。”工段長聶良鋒介紹,新設備比老設備多了三大樣:一是機械手,避免了操作工進入注塑機產生事故的風險;二是模具的順序閥,5個注膠口可以根據產品的厚度不同而先后注膠,老設備則是5個口同時注膠;三是傳送帶,操作工不用再裝運塑料件。
“產品的質量合格率也由原先的80%~90%提升至97%以上。”聶良鋒介紹,員工三班倒,每天生產出五菱之光、五菱宏光的儀表盤系列產品3000多套,保險杠系列產品1000多套。五 菱集團的員工很自豪:我們以乘用車標準建設零部件基地項目,我們是用轎車的標準生產來配套五菱汽車!柳州汽車工業拉動企業快速發展。據介紹,五菱集團生產制造部塑料件廠現有19臺中小型注塑機,9臺大型注塑機。計劃今年2月再引入一臺3600噸位的注塑機,為上汽通用五菱新車型配套。